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促进就业创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要精准施策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
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高校和城市务工人员以及农村创业人员进行了走访调查。
毕业生就业:提升应用型技能是关键
“从中国人民大学春季大型双选会出来,我对找工作信心十足。”近期奔走于各大双选会现场的北京服装学院即将毕业的硕士生赵蕾蕾对本报记者表示,她找工作的目标明确,“我就找与教师相关的工作。”而让她难以抉择的是就业地选择,“有几份工作可以选,我很喜欢北京,但是生活压力太大,我在犹豫是继续留在北京,还是去天津或者杭州发展。”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初浩楠博士认为,提升毕业生的应用型技能有助于他们更好找到工作。从现状分析,今年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在影响就业稳定因素上,初浩楠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年部分企业正从“招工难”变成“不愿招”,而且企业更青睐于“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人才,面试出题越来越专业并靠近工作实际,这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就业门槛;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加,从量上来分析,导致就业供需不平衡,加之高校培养方案和企业用人实际需求有一定落差。“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初浩楠表示。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实现精准就业的关键。初浩楠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同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从高校而言,一要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培养。二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应用型技能,这也是企业招聘尤为看重的方面之一。三要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应用型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仍有待加强,比如从课程讲授、教学方法上仍需下功夫,应加大师资投入,并对高校教师实施相应的激励机制,从制度和机制上引导高校教师注重教学,注重学生应用型技能培养。
“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高校负责就业部门的老师要重视,还需要每一位专业老师的精心投入。”初浩楠表示,除了课堂授课,大学教师更应注重课堂之外的技能性培养,比如创设实操课程、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竞赛等,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正如此次会议所指出的,高校要优化专业设置,促进招生、教学、就业、学生工作联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初浩楠认为,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通过创业团队本身的能力吸引投资人投资。二是创业项目。三是创业所面对的市场和社会资源。他建议,高校应系统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把创业课程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学分体系,指导学生从创业思维与能力习得、模拟创业、仿真创业再到成熟项目的实际创业。高校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系统性的创新创业环境、平台与资源支持,为在校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提供务实的空间和指导。
农民就业选择:为了更好的生活
记者走访发现,找一份普通工作对于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而言,并不难。5月15日下午一点半,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的一家羊汤馆,店里顾客不太多,员工们开始了自己的午餐。一位来自河南省驻马店的李师傅边吃面条边对记者说,进城务工后,他的收入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家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目前,老家的人来北京工作的仍然很多,他们大多从事的也是服务业,工作比较好找。”李师傅说,他和他爱人一起在这家羊汤馆已经工作一年多,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的纯收入能有12000多元,“我在老家每个月只能赚3000多元,想着走出来闯一闯。”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北京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梦想的地方。来自河北省邯郸市的姚梦溪(化名)一周前发了一条朋友圈:“北京,你好!让梦想再次启航。”记者联系她发现,她三年前曾在北京工作两年多,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偏爱蛋糕制作。由于生孩子等原因,她选择离开了北京回老家。“现在孩子大了,我虽然在老家县城的一家蛋糕房找到了工作,但是工资方面和蛋糕创新制作方面都不如北京,我决定再次来北京。”
来北京仅一周的时间,姚梦溪就在一家温泉酒店的面点房开始了新的工作——蛋糕烘培。“我感觉工作挺好找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方向和特长,现在我一个月的底薪可以拿到近5000元,不仅管吃住,而且我还可以利用双休的时间学习蛋糕雕花等技术。”面对没有应聘上之前底薪7000元的蛋糕雕花师,她没有气馁,而是从中看到机遇,利用双休时间提升自己,对于她来说,北京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实现梦想的地方。
除了做好外出务工就业的工作,此次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就业服务,精准施策抓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要更好发挥企业这一稳就业主体的作用。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新空间。
“公司得到更高品质产品,农民得到更多收入。”这是民建会员、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元始公司总经理王明远常说的话。早在2001年,王明远就辞去丰宁满族自治县农牧局公职,利用自己农业专业优势开始创业。不得不说,对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如何建立稳定持久的脱贫增收机制至关重要。王明远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以创业带动当地就业,致力于传统作物老品种的遗传保护与繁育。针对贫困农民缺投入、少技术、怕风险、挣钱难的实际状况,他创立的元始公司与基地农户建立了“固定收益制”和“股份合作制”两种产业扶贫机制。
通过这种扶贫机制,王明远既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又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务工问题,让农民扎根农村谋发展。2018年,王明远在当地带动1985户农户恢复种植传统老品种作物,为农民实现收入2000余万元,与2017年同比增收600余万元。提到民建会员王明远的做法,民建中央驻乐国窝铺村第一书记罗锋如是说:“王明远让企业的发展壮大同农民的收入增加相得益彰,为丰宁的脱贫攻坚注入了一股强大力量。农民干起来不仅没有思想负担,还实现了收入大幅增加。”以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致富,王明远因此荣获“2018年河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记者发现,对于大多数农村务工者而言,提起就业,他们大多数反应是进城务工。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返乡创业人员和当地创业人员的增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正在越来越受农民的欢迎。让产业扎根农村,让农民增收,农民的获得感日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