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类型呈现多样化,有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家族企业、国有企业等不同形式,学生就业方式也发生变化,各类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和要求也呈现不同。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经委、外贸等政府部门的撤销,行业协会将会上升为主体,国家应大力扶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对制定职业标准、严格就业准入、普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宣传等作用。
二、中心注重职业证书内涵,增强证书的权威性,才能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1)实用性。职业教育应关注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变化,严格制定与岗位相适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标准,使证书与岗位挂钩,实现"零转岗"。
(2)社会性。岗位技能证书应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并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度,增强证书对社会、企业、学生的吸引力。
(3)复合性。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过程中,职业教育应强调其广度和宽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适应性,使学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上升、自我学习的螺旋式上升的能力,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我们致力于改革职业教育模式,提供良好的培训认证平台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期,原有职业内容通常会发生新的变化,同时许多新兴职业和岗位还将继续涌现,许多劳动者目前面临职业和岗位结构性调整,有些劳动者需要转换到新的职业和岗位上。这种结构性职业调整,需要职业教育社会化来解决。职业院校要满足这种需要,自身应进行教育内涵深层次改革,使教育能够紧密地与就业结合,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1)以职业技能认证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即以职业技能认证的考试科目为中心来设置专业的课程体系,各个专业的职业技能都有一系列的考试课程。
(2)以职业技能认证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为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取得资格认证,必须加强"双证书"教育,以此为目的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原理讲授、技能训练、认证考试的途径来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考证的良好平台。
(3)以职业技能认证为标准考核教学效果。高职教育要与职业资格认证挂钩,还应改变传统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尤其是对专业课的考核。在现阶段,可以考虑用两种标准进行教学效果的考核:一种是传统的考核标准,可用在公共课和基础课的考核上;另一种是以职业技能认证为标准对专业课进行考核,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可以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等从业资格认证的报考率和通过率为标准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考核。
(4) 强调就业能力而不是就业;强调可培训而不是培训过;强调学会学习而不是基于内容的培训。新的公共场所要求能够维持就业力的新普通工作技能。在岗位特定技术能力之外,需要一整套通用技能和基本能力,拥有此项技能已经成为新工作岗位的先期要求。这些技能独立于部门,支撑专业技能,勾画个人特性,一旦与岗位专业技能结合,可以将个人生产率最大化。